找到相关内容12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千手观音》的宗教学解读

    截然相反的便是观众席。观众是俗民,观众席便是一个世俗的空间,演员便是人们通往神圣的中介。   总之,将“观音”搬上了舞台,便是对舞台的一种圣化,观众不自觉地将自己融入到这种神圣空间中,这便是观众心中潜藏...

    李勇丽 赵振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63970029.html
  • 浅谈中国式佛陀之美的创造

    探索过程,是在“圣化”的创作理念指导下,致力于创造佛陀的庄严静穆之美。  我国佛教艺术中,早期的佛陀形象还比较“朴质”。例如东汉陶座上的坐佛(四川彭山出土),蜀汉墓门楣上的坐佛(四川乐山麻浩),东吴铜...

    张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74970680.html
  • 学诚法师: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把宗教文明纳入其中,这对全国一亿多的宗教信徒来说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用宗教道德去“圣化”宗教徒的世俗道德,用宗教道德去提升宗教徒的道德境界。如佛教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学诚法师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2373190.html
  • 中国信仰的现代性问题

    可以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而被祭祀的对象,只要进入被祭祀的领域,他亦同时被圣化了。这是极其特别的中国人“双向圣化”的建构过程。家族祭祀有家长来主祭,民族、社会则有官员主祭,并因主祭者的身份不同,亦同时决定了双向圣化的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可大可小,可强可弱、可以依赖,亦可行强制。   其中的神圣观念,并非一种简单的信仰认同,早就不是一种单纯的社会观念了,它早已被建构成为一种特别的国家认同...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593082655.html
  • 山西临县宗教情况

    天主教是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亦称公教。天主教神学认为圣事皆由基督设立,基督以有形的神圣样式永恒地圣化了他的恩宠,并将此恩宠赐于领受者,神职人员具有代表信徒向天主吁祷及奉天主之命而颁施恩典的特殊中介职能,...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3101790694.html
  • 从佛经翻译谈终南山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要返东华传扬圣化”的宏图大志前往印度求学。玄奘西行印度17年,其间历经艰辛。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回国后,玄奘为太宗、高宗所钦重,供养于大内,赐号“三藏...

    史飞翔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54492335.html
  • 玄奘: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玄奘: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孙劲松   玄奘(西元600-664年)主要生活在初唐时期,是一个立志高远、意志坚强的僧人。二十八岁时,他抱著「一睹明法了义真文,要返东华传扬圣化”的宏图大志前往印度求学。唐太宗在《大唐三藏圣教序》中对玄奘西行有如下的描述:“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飞,空外迷灭。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窗,蹑霜雨而前跃。”玄奘西行印度...

    孙劲松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31094485.html
  • 历史中新的一页——记香港六宗教团体结谊之始源及其反思

    与神有密切的关系,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永恒的生。   杨绍南教授说:   “宗教的任务在于引导人类,走向‘真、善、美、圣’的境界,使人类的生活,真化、善化、美化和圣化。人生若充满著真、善、美、圣,...给人一个创新生命的肯定,因为信仰可以扩展及增强人的爱,使人明白爱是生命的核心,而神明的临在正是要用无私的爱来圣化所有的人。所以,现时代的精神和需要是先打破生命因经济和政治所做成的生命隔阂,取出人生命本...

    周景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1243479030.html
  • 释迦牟尼佛传记的神话性格分析

    ,[4] 故在佛传经典记述中,将之处处加以圣化,并加上许多古印度神话,掩盖了佛陀的真面目,使其生平充满了神奇色彩。如此圣化与夸张渲染的后果,使部份西方学者认为佛陀是后来信徒所构想出的人物,或是出自太阳神衍变,不是历史上存在的人物。由于佛陀被圣化与神化,连带著佛教也变了质,变成了神佛不分的宗教,这与佛陀的本怀,要人依正法而求智慧、求解脱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驰了。因此,这些研究者认为应该过滤佛典中圣化和...

    李坤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542607.html
  • 唐湘山宗慧禅师〈牧牛歌〉析论

    等编:《全唐文》,卷827,北京,中华书局,1983,页8721上。  页147  天下湘山祖师圣化主人无量寿佛,入寂几十霜矣。奉遗命以肉身垂化。及今浮图成,奉佛出龛入焉。圣貌如生,毫光时现,真世稀有...现象,因而“遐迩声闻,奔趋瞻仰,益悟师为弥陀化身,仍上尊号为天下湘山祖师圣化主人无量寿佛……今其号载在藏经高僧传,而四方之朝拜挂幡者皆因之……” (注四七)依据此说,高僧传应已载录宗慧事迹,然而考诸...

    蔡荣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048118.html